Explore
城下町的記憶
日本三大水道之一的舊赤穗上水道,始建于江戶時代初期,而城下町的街道(街道佈局)至今仍保留原樣。從JR播州赤穗站前的“城通”拐進小路,就能看到一座可追溯至江戶時代的寧靜寺廟,以及當時武士們的藏身的古街道遺跡。

日本三大水道之一的舊赤穗上水道,始建于江戶時代初期,而城下町的街道(街道佈局)至今仍保留原樣。從JR播州赤穗站前的“城通”拐進小路,就能看到一座可追溯至江戶時代的寧靜寺廟,以及當時武士們的藏身的古街道遺跡。

舊姫路街道(百目堰)
相傳是羽柴秀吉討伐毛利家族時所建。它曾經是一條堤道,也是舊赤穗上水道的供水路線。
在 Google 地圖上查看位置熊見川(加裡屋川)
明治25年(1892年)大洪水之前,赤穗城與城下町的旁邊有一條寬約150米的大河川。如今,改為加裡屋川。
在 Google 地圖上查看位置花嶽寺通商店街
復古的商店街。往南的街道上有一家赤穗緞通工坊。
在 Google 地圖上查看位置舊備前街道
赤穗城下町位於姬路街道與備前街道的交匯處,據說當時的天然堤壩變成了如今的備前街道。為了防止敵軍一眼看穿,設計成平緩的曲線。
在 Google 地圖上查看位置鍵型街路
赤穗城下町除了近代修建的三條主要街道外,至今還保留著江戶時代的街道。鍵型街路是城下町的一種防禦機制,可以防止敵軍團全速奔跑。
在 Google 地圖上查看位置武者隱
赤穗城下町有許多道路突然變寬或變窄的街道,這是被稱為“武者隱”的城下町防禦構造,有20多處地方設有這種建築物。
在 Google 地圖上查看位置舊赤穂上水道配水管(橋下)
舊赤穂上水道建于江戶時代初期,利用倒虹吸的原理,將水從太鼓橋前的外護城河下方引到大手門下方的排水孔,然後輸送到城堡內。橋下可見的管道是通過近代的舊水道改造,讓水無需通過護城河下方即可輸送。
在 Google 地圖上查看位置